《生命力新聞》創辦於一九九七年十二月,是輔大新聞傳播系大三「媒介實務」課的教學實驗媒體。
《生命力新聞》以傳播「動人的故事、進步的知識」為宗旨,每週在社會福利、社會運動、服務學習、媒體改造、文化產業等五大領域,報導弱勢者與奉獻者的故事、改革者與創新者的新聞,先後發掘植物人邱佳信甦醒、盲人登山隊挑戰玉山等獨家消息,吸引各大媒體跟進報導;華視曾經選輯《生命力新聞》精華報導,製播成「關愛」節目,連續播出三個月;翰林版小學「道德」教科書,更選錄《生命力新聞》文章作為補充教材。
《生命力新聞》希望培養知行合一、術德兼修的新新聞人才。我們引進「服務-學習」和「公共新聞學」理論,引導學生深入社會角落,發掘能夠幫助公眾面對問題、解決問題的故事,寫成兼具可讀性、知識性和實用性的新聞,為自己也為台灣新聞事業探尋既能叫好又能叫座的報導新路。
《生命力新聞》不僅報導新聞,也分享資訊、支援非營利組織、仲介公益資源。在資訊分享方面,將九年來累積的四千篇新聞,匯集成公益資料庫,開放各界免費檢索、免費轉載和引用;在編採支援方面,接受非營利組織委託,代發新聞稿,並幫助非營利組織培養編採人才、創辦報刊和網站;在公益仲介方面,每天處理讀者投書,協助弱勢者尋找支援機構、協助慈善人士尋找捐助對象。
《生命力新聞》不斷實驗新的媒體形態。早在一九九八年就自行開發出整合多重報導、自動編採、互動傳播、知識管理的四合一網站系統,讓編採成員能夠上網發稿、改稿、分稿、自動輸出網頁,並經由網站、電子報和授權轉載進行多重傳播,同時可以在BBS溝通、在內部網站傳承經驗,還能舉行遠距會議,網路化程度超越多數大眾媒體;二○○四年引進新興的部落格(Blog)系統和即時書籤(RSS)技術;二○○六年進一步運用RSS接收器Bloglines、社會書籤HEMiDEMi、新聞聯播程式NewsGator、網路相簿flickr、客製化搜尋引擎Rollyo等等web2.0技術,以及流量分析程式Site Meter、Google Analytics,來探索簡單實用、多向互動、迅速串連的新聞傳播和媒體運作形態。
《生命力新聞》期盼與非營利組織和關懷弱勢的媒體交流經驗、分享資源,也渴望與所有關心社會福利、社會運動、服務學習、媒體改造、文化產業的朋友密切聯繫、相互支援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